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翰墨丹青
笔下丹青写自然 胸怀正气书人生
时间:2018-08-03 18:04:52  来源:

张剑锋,1958年生,河南省南乐县人。198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律系。现任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巡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维权鉴定委员会委员,清华美院高研班书法导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书协行书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河南省爱心助残书画院院长。书法擅长行草、篆隶。

1978年师从张海先生。书法作品曾获河南省首届中原书法大赛三等奖、河南省首届篆书篆刻二等奖,入选全国第三、四届新人新作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等展览,论文获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论文二等奖。

张剑锋说,“我是一个办事讲究完美的人,我总想要把汉字写到最好,把美得感受表现到极致。我的追求就是:用我的笔去抒写自然,把每个字都写成活生生的生命。”

艺术,是人生的另一种风景

对于书法,张剑锋是自幼喜好,半路起家。他的书法之路摸索的比较曲折,就像攀登,比别人多绕了几个弯,走了更多的路。但是这绕出来的弯不尽是索然寡味的,他只是换一种方式来解释人生的另一种风景,品尝的多了,又是宝贵的人生经验,而张剑锋对此甘之如饴。张剑锋擅长行草、篆隶,他的书法作品不依附传统,但是以传统为根基,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书写着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艺术人生。喜欢写字完全是兴趣。张剑锋大学时是学法律的,在政法战线上工作了近20年。前期很长一段时间从事的都不是与书法有关的工作,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写字。由于受父母的影响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他对写字自小就偏爱。小时候,由于工作原因,父亲没有与他生活在一起,于是他给父亲写信,但是没几天就收到父亲用蜡纸复印了一张他写的信寄回来,说他的字写的很好。这件事对他心里触动很大,虽说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字,但是写的字得到了父亲的认可。

七十年代末,他开始正式接触书法,当时在安阳市群众艺术馆,正好是张海主席举办的书法培训班,从那以后在他的人生道路上算是对书法有一个真正的了解。在培训班里,他逐渐了解了汉字的渊源、各种书体、各种流派的书法基础知识。张海主席还经常邀请一些书法名家来培训班授课交流,开拓了视野。他还积极推荐学生们去外面参加书法大赛或者活动,让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1984年“中原首届书法大赛”对中原书法界而言是一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赛,由此掀起了中原地区学习书法的热潮。而张剑锋在此次比赛中拿了三等奖,当时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张剑锋常说:“张海主席是我的恩师,是我迈向书法艺术殿堂的引路人”。

正则行其道行则正其心

书法的创作过程也是作者情感宣泄的过程,写字的快乐主要是体现在自我的表现上。上学时,老师曾把张剑锋的一幅作品放在学校的展览橱窗里,当他从橱窗前走过,看到许多同学浏览自己的作品时,他感觉非常自豪。张剑锋临字帖的方式是把自己的字和字帖同时挂到墙上作一个对比,通过对比,比较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改正。张剑锋临的一幅柳公权的字帖被张海主席作为典范介绍给同学看,这使他对书法萌发出极大的兴趣,写字的快乐一直伴随其左右。

张剑锋写柳体,主要是受柳公权“心正则笔正”人格的影响。柳体的风格整体是正大气象、规范俊秀,在过去几乎都用柳体书写碑文,以表示对先人的尊敬。柳体中宫收紧、四肢舒展的特点,给他启发很大,所以当时涉及柳公权的字体张剑锋都非常感兴趣。楷书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他今后的书法创作铺平了道路。楷书写到一定程度,如何转向行书,有一个瓶颈,楷书和行书在用笔、结构和章法要求是不同的。想要把行书写好,写出自己的风格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行书更能张扬个性,更能表达出一个人的修养、才情和个人风格。所以真正能在书法上有成就的人,一般都在这方面比较突出。张剑锋遵循的原则是:正则行其道,行则正其心。

师古而不泥古 传统与现代互融

张剑锋有一种习惯,就是总想多学一些别人好的东西,并将其糅合到自己的书写风格中去。结果搞得四不像,传统的东西没有留住,个人的毛病反而突出了,中间走了一个大弯,这也是一个教训吧,但也积累了经验。他说汉字艺术本身是不能创造的,在表现形式上你可以有创新,所以对他来讲,传统的技法加上时代的气息,是他追求的目标。

根据老师的推荐,他临帖最初选择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圣教序”,写的时间比较长,后又学米芾的,那时稍微有点变化,并带有时代的气息。后来又觉得米芾的字整体上是比较秀美、灵巧,缺乏张力和霸气,于是又临了一些像郭沫若、于右任、沙孟海等“大家”的字。

现代环境、现代人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这个时代的气息。曾有一位大师说过“古人的优点加上个人的毛病”就是个人的风格。你不把古人的优点学到手,完全一味的随心所欲、张扬个性,那你的书法虽然个性突出,但没有传统根基,不能称为好作品。传承的本身,在每个时期都是变化的,每个时代的字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当前临米字的人很多,全国各地都在学,那么你是否写的就和大家一样呢?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个人的学养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写的字肯定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味地去追求自己所谓的风格,风格不是创造的是自然形成的,就是按照传统的技法学下去,继承传统,师法自然,肯定会水到渠成,自然就形成自己的风格了。所以要坚持继承传统、贴近传统,并每天“用自己的毛笔去丈量与古人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赋有传统功底和时代气息的精品力作。

张剑锋的字趋向于点画俊秀、舒展流畅、节奏明快。他说,严格讲自己的字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还在探索之中。对个性的形成,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必须经过更多人的了解、认识才能形成独家面貌,当你一旦形成自家面貌时,也将是终身定性了。其实他还不愿意过早的形成自己的风格,而是希望能一直不停的往前进步,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基础上,任意遨游。

张剑锋喜爱摄影,他追求大自然带给人类的东西,他想要把汉字写好,把自然美的感受表现到极致,一句话就是把每个字写成活生生的生命。因为用大自然滋养出来的作品才是最优秀的!

在此,我们祝愿张剑锋主席能创造更多杰出的艺术精品!

战略友好单位
河南广播电视台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河南经济报社 大河网 映象网 中原经济网 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 河南省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会 河南省烹饪协会 郑州·中国绿化博览园 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新田置业有限公司 丹尼斯大卫城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河南青联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中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法律声明
  • 广告合作
  • 本网动态
  • 彭祖文化网是河南省彭祖文化研究院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河南省彭祖文化研究院网络部    服务邮箱: 1219849057@qq.com     呼叫热线:0371—66663808 1551716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