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上刻有“彭祖店桥碑”等字样,碑文很好地证明了彭店镇与彭祖的渊源
2017年5月8日下午,晨报热线QQ群的网友发布了一条来自微博的消息,说鄢陵县彭店镇挖出一块石碑,发掘出来时已经碎成5块。经文物人员修复、鉴定后,确定这是一块明正德年间所立的石碑。
5月9日,记者与鄢陵县彭店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陈建民取得了联系,将石碑发掘过程发布在微博上的正是他。
“这块石碑的发掘,把俺彭店和彭祖的渊源往前提了300多年,非常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陈建民说。
5月5日,彭店镇彭北村南北大街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施工。挖掘机在挖下水道时,机械臂突然“咯噔”响了一声。挖掘机司机判断应该是挖到石头了,于是停下来。现场工作人员上前一看,发现是一块石碑的一部分。最终,施工人员先后挖出了5块碎石碑。
5月6日,陈建民得到消息,说石碑上有关于彭祖的内容。他立刻联系了鄢陵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陈磊,一同赶往彭北村。
“我心里非常激动,心想这要是一块为彭祖立的碑就好了。”陈建民说,彭祖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养生和长寿的符号、代表。在时下养生文化越来越热的背景下,彭祖作为养生文化的符号、代表的价值和作用愈加明显、突出。全国与彭祖养生文化有关的地方有10多个。其中,鄢陵县彭店镇因彭祖得名。此前该镇最早关于彭祖的实物证据,是一块清同治年间的石碑。
到现场后,文物专家通过石碑的碑文初步鉴定,这是一块明正德年间的石碑。文物专家考证其确切时间为公元1511年。石碑所立的背景,是彭店镇的观音堂因被双洎河水冲坏,重修观音堂,由当时的太子少保、刑部尚书刘景组织鄢陵在外老乡捐资所立。
陈建民说,他查阅了鄢陵县地方志,确认刘景为明代鄢陵县所出职位最高的官员。由他牵头重修的观音堂,在当时规模是比较大的。石碑上刻有“彭祖店桥碑”等字样,很好地证明了彭店镇与彭祖的渊源,并以实物的形式将这一渊源往前提了300多年。
“石碑现在已经修复,5块碎裂的部分被粘在一起,并且完成了拓片工作。”鄢陵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陈磊说,石碑原本就是碎裂的,因年代久远缺失了1/5左右的碑文。目前,石碑存放在彭店镇政府,将来准备放入鄢陵县博物馆进行公开展览。
编辑:彭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