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帅名录”共收录了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重大贡献,在1955~1965年间被授予或晋升军衔,旨在缅怀他们彪炳千秋的历史功绩、讴歌他们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弘扬他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来源:人民网)
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军事家。原名彭清宗,字怀归,号得华。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军长、三军团总指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长征后期担任过以毛泽东同志为政治委员的陕甘支队司令员;到达陕北以后,担任过红军前敌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一九六五年,担任建设大三线的副总指挥。他曾任党的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政治局委员。他还当选为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彭德怀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国防及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彭绍辉上将
彭绍辉 (1906.9.6—1978.4.25),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湖南省湘潭县韶山人。1928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班长、中队长、大队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科长、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处长、旅长、军分区司令员、大学副校长、分校校长、军区副司令员、纵队副司令员、军区司令员、纵队司令员、军长、军区参谋长、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副总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参加了平江起义、长沙战役、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百团大战、吕梁战役、汾孝战役、陇东追击战、指挥陇南和四川金堂地区的剿匪作战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长、西北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8年4月2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2岁。
彭林中将
彭林原名彭栋才。江西省吉安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兵工厂政治委员,湘赣省工会委员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湘赣军区总医院政治委员、卫生部政治委员、保卫局局长,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五十团政治委员,五十一团政治委员,军团保卫局局长,第十七、十六师副政治委员,红二方面军第六军模范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上海军委分会三科科长,浙江吴兴县抗日游击队参谋,中共浙西特委委员,新四军金肖支队大队长、支队参谋长、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纵队二旅政治委员,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三十二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公安部队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海军旅顺基地政治委员,海军航空兵部政治委员,海军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彭明治中将
彭明治(1905.4.6~1993.5.10),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湖南常宁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教导队长、团长、师参谋长,八路军团参谋长、团长、支队司令员、旅长,解放军兵团副司令员、警备区司令员、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长征、平型关战役、四平保卫战、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湘桂边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波兰人民共和国大使、河北省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5月10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
彭嘉庆中将
彭嘉庆(1909—1993),江西庐陵人(今吉安)人,广州军区原副政治委员、开国中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与之同名的还有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副厅级巡视员。
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解放军炮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1年起任山东军区、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1960年调任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后勤学院政治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被关押两年。1972年11月恢复工作,任广州军区副政治委员。1975年8月退居二线,任广州军区顾问,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
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十四大特邀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3年8月14日在北京逝世。
彭盛少将
沈阳军区大连第一疗养院原政治委员。
彭盛同志是江西省万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副连长、连长、科长、特派员、医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供给部政治委员、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兼直工部长,兵团后方办事处政治委员、组织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治委员等职。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平津战役、解放石家庄和解放大西北的战役等。
彭盛同志,因病于1999年9月8日在大连逝世,享年88岁。
彭龙飞少将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彭龙飞同志是江西省永新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教导员、支队长兼政委、团长、旅长、师长、副军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革命战争年代,他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及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出生入死,功绩卓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保持和发扬了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兢兢业业,不辞劳苦,为部队和民兵建设作出了贡献。
彭龙飞同志,因病于1992年6月9日在长沙逝世,终年78岁。
彭寿生少将
山西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彭寿生是江西省信丰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宣传队长、指导员、参谋、科长、团参谋长、师长、警备区参谋长、副军长等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开辟京津廊坊地区和平北热察抗日根据地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彭寿生同志因病于1993年6月19日在江西省赣州市逝世,终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