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彭祖丰碑
大彭人物之历史篇:彭构云(一)
时间:2018-08-03 16:43:04  来源:彭祖国际

彭构云,讳名云、字构云、迋鉴,号梦鲤,行亁一,学者称曰:“介亭夫子”。公元715年(唐玄宗开元三年)生,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江西著名的隐士之一,是彭姓江西始祖。构云先生精通黄老道家之言,注《通元真经》一书。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二年) 去世,享年53岁,葬袁州区新坊镇合浦上村岭(东原龙形);袁州刺史郑审为其撰写墓志。

人物简介

彭构云,彭景直之子;号徵(简体字为“征”,徵与徴zhǐ古为同一字))君公。公元715年(唐玄宗开元三年)正月十四日巳时(上午9-11时)生;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年),拥有重兵的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与部将史思明,以讨伐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至四川。唐肃宗在灵武(今宁夏境内)即位。史称“安史之乱”,为避“安史之乱”,彭构云自甘肃临洮(古称临州)迁徙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新坊乡合浦),成为江西彭姓始祖也。 人物评价

袁州刺史李景如知公德学,奏闻于朝。玄宗遣中使齐延邱以蒲轮礼徴三次,公始就召,应对称旨,赐爵不受,乞归养疾。帝深嘉其品行,厚赐金帛副衣,遣中使房嘉送归宜春。

公元753年(唐天宝十二年)11月29日唐玄宗赐赠彭构云为“徵君”。勅其所居之乡曰“徵君乡”(现在为袁州区新坊镇),为感谢皇恩写《谢遣中史送还乡表》(简称谢赐归表文)一文,晚年彭构云常在距城5.5公里的袁州区下浦街道勘上塘头村震山(别名颜山)小河边垂钓,他垂钓处亦称“彭徵君钓台”。

袁州区文革前有“徵君路”,现在用“钓台路”纪念他。在宜春彭构云与袁京齐名,北有袁高士的“袁山耸翠”、东有彭徵君的“钓台烟雨”。

个人作品

注《通元真经》、《谢遣中史送还乡表》

谢遣中史送还乡表;

臣闻:“大德曰生,非慈无以宏其用;含容曰道,非圣无以阐其功。伏维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陛下,以慈子育,以君道临,呼韩稽颡,祯祥应化,巍巍荡荡,岂容臣言。而梦寐贤才,搜访岩谷。臣滥闻天听,近赴阙廷,处臣以仙厨玉食,劝臣以入仕,慰臣以远来。臣固辞无能,乞归养疾。赐臣以束帛,荣臣以副衣,而更悯其疲羸,送臣以遄使。非大慈何以安斯惴惴欤?非至道何以被斯稊稗?光宠之极,于臣实超。以今月二日到郡,延望城阙,犬马之恋,长深感戴。衣缣闾里之欢交集,徒知手舞足蹈,无怠晨昏。实惭滴露微尘,尤增结恋。谨因中使房嘉进送臣回,附表陈谢以闻。

天宝十三载七月十三日 族属分布

彭构云娶妻欧阳氏,生五男:东里(泾)、南容(治)、酉华(江)、北叟(海)、中理(滋)。

彭滋之子彭伉(其孙)为宜春第一个进士、彭倜任过宜春令。彭倜之孙彭玕历任永新制置使、吉州刺史、郴州刺史、武平军节度使、太保和安定王,湘西土司制度从彭玕之弟彭瑊入主溪州起,到清雍正年间永顺土司彭景燧“改土归流”止,子孙相传28代,历时818年,彭氏也成为土家族大姓之一。

彭姓在江西繁衍,彭玕的子孙分布于吉安、永丰、吉水、峡江、安福、永新、泰和、分宜等地。后裔迁徙到湖南、福建、广东等地。如彭玕后裔彭延年历任福州推官、大理少卿。公元1081年(宋神宗元丰四年)任广东潮州刺史,后定居于揭阳县浦口村(今揭阳市揭东县登岗镇浦口村),为彭氏广东始祖。自清代开始,闽粤彭姓有部分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迁徙至东南亚及欧美。

彭构云十三代孙彭汝砺(字器资),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湖北省阳新县木港镇,其后代广泛分布于湖北阳新、大冶、黄石、鄂州、武汉等地。

如今,从袁州分支出的彭姓分布最多是江西、湖南、四川、湖北、广东等省,这几省的彭姓约占全国汉族彭姓人口的近一半

战略友好单位
河南广播电视台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河南经济报社 大河网 映象网 中原经济网 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 河南省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会 河南省烹饪协会 郑州·中国绿化博览园 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新田置业有限公司 丹尼斯大卫城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河南青联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中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法律声明
  • 广告合作
  • 本网动态
  • 彭祖文化网是河南省彭祖文化研究院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河南省彭祖文化研究院网络部    服务邮箱: 1219849057@qq.com     呼叫热线:0371—66663808 1551716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