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让“师道”光芒薪火相传——致敬第35个教师节
时间:2019-09-10 12:17:48  来源:彭祖文化网

“为学莫重于尊师。”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5个教师节。“师道”光芒闪耀至今,薪火相传,源自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坚守和无私奉献。

他们是“‘四有’好老师”——

今年的教师节,献身特殊教育33载的张俐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她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张俐来自南昌市启音学校,和其他教师不一样,张俐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听障孩子。她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把他们脏兮兮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旁、脖子上,让他们用手触摸自己的舌头感受发音。这么多年来,张俐教的学生有的已能和健全人正常对话。

当选今年第十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10位老师,涵盖高教、职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既有张俐这样的特殊教育教师,也有少数民族和乡村教师。

在教师节前夕,各地也表彰了一批优秀教师。他们甘当“人梯”,愿作“铺路石”——

翻开这些教师的履历,他们不仅在教育教学上有突出的成绩,更有着甘于奉献的精神。他们有默默在海岛上坚守的,有援疆支教的,有近20年如一日用爱心灌溉智障孩子的,有在偏远农村小学教孩子跳绳走上了世界冠军舞台的……这些教师用奉献和坚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的“95后”车程,在贵州省黔西县洪水镇洪水小学担任特岗教师。像车程这样充满青春活力的大学生们,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新动力。

“我2018年到学校担任校长,当时学校教师平均年龄为47岁,七八名老师临近退休。”贵州省黔西县洪水镇洪水小学校长文瑶说,通过特岗计划和交流轮岗,不到两年平均年龄就降到34岁。

今年,贵州团省委牵头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共选派了1万名大学生到贵州山区从事志愿服务,其中重要的一项便是支教。“这些年来,有不少高校的研究生支教团来到贵州,扎根山区小学或中学,不断接力支教,给偏远地区的教育教学带来较大的改变。”贵州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焦书毅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逾1673万名教师正在为这个工程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目前,全社会已经形成尊师之情、重教之风,尽显对师道的尊重和对教师群体的深情关怀。今年教师节的晚上8点到9点,在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标性建筑、公共交通设施等,将为教师亮灯,感念师恩,礼敬教师。

战略友好单位
河南广播电视台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河南经济报社 大河网 映象网 中原经济网 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 河南省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会 河南省烹饪协会 郑州·中国绿化博览园 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新田置业有限公司 丹尼斯大卫城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河南青联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中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法律声明
  • 广告合作
  • 本网动态
  • 彭祖文化网是河南省彭祖文化研究院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河南省彭祖文化研究院网络部    服务邮箱: 1219849057@qq.com     呼叫热线:0371—66663808 1551716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