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文化网讯】(记者:彭义博)金秋丹桂飘香,十月情满绿城。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一周年,10月21日至22日,“中华文化·第三届黄河文化论坛”在中国郑州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由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河南省华夏文化发展基金会、黄河文化研究会和作文指导报社主办,甘肃中华文化促进会、山西省中华文化促进会、陕西中化文化促进会、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呼伦贝尔中华文化促进会和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协办。
来自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中华文化促进会、上海社会科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南京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文促会、山西省文促会、山东省文促会、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省社科院、河南省社科院以及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相关媒体等70余家单位的近200位代表、嘉宾现场参会。
出席论坛的领导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中共河南省委原常委、郑州市委原书记张德广,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李殿魁,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名誉主席陈义初,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山西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姜新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原省长助理孙泉砀,中华文化促进会咨询委员金坚范,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尹书博,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云南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秦桂珍等。
▲原中共河南省委常委、中共郑州市委书记张德广
▲河南省人民政府原省长助理、论坛组委会主任孙泉砀
22日上午8时许,论坛举行开幕式,原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张德广宣布论坛开幕,河南省人民政府原省长助理、论坛组委会主任孙泉砀致开幕词,他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诚邀大家、尤其是专家学者们要留下好的建议和宝贵经验。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尹书博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尹书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首先肯定了厚重的中原文化,河南地处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伸手一摸就是两汉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建国以后,党中央在黄河治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去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郑州视察黄河,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这次论坛专家荟聚郑州、专门研讨黄河,是一件盛事、喜事!
尹书博就本次论坛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意见:一是研讨正确方法。黄河孕育出了红色文化、斗争和创新精神以及向上向善和治国理政的理念;二是顺应时代需要。希望大家创建载体搭建平台,千方百计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延伸历史文脉、提高文化自信;三是彰显开放包容情怀。黄河是母亲河,具有海纳百川、包揽万物的格局,融进有北辽河、南长江等元素,同时还有外来文化渗透。为了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大家一定要在共同治理上全国一盘棋,形成大合唱,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真正把论坛办成一场思想文化盛宴。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武伟
开幕式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委员、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武伟主持。
▲张占仓、张新斌分别主持论坛
论坛上,17位专家学者从考古发掘实证、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动黄河流域文旅融合、打造黄河文化品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为推动黄河文化遗产保护,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新时代黄河文化魅力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前党委书记、教授、黄河文化研究会会长朱海风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文化渊源与文化过程》为题作主旨演讲
▲黄河水利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兼黄委直属机关党委书记苏茂林以《一部黄河治理史,就是黄河文化最好的表达》为题作主旨演讲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万金红以《黄河流域水利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实施途径》为题作主旨演讲
▲中共西华县委书记林鸿嘉以《牢记总书记如山重托 让黄河流域县域发展更加出彩》为题作主旨演讲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李殿魁以《黄河航运是黄河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永恒动力》为题作主旨演讲
▲山西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山西省社科院旅游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宠以《关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协同挖掘和整合利用的思考和建议》为题作主旨演讲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欧亚国际科学院院士李小建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人地协调视角分析》为题作主旨演讲
▲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菏泽市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韩广洁以《加快菏泽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为题作主旨演讲
▲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驰以《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看待黄河》为题作主旨演讲
▲柳州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柳州市博物馆馆长罗安鹄以《从器物学简述岭南文化与黄河文化的渊源》为题作主旨演讲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黄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新斌以《从大运河到黄河——国家战略顶层设计的脉络与兼顾融合》为题作主旨演讲
▲安徽大学教授、郑州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诸伟奇以《应重视黄河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为题作主旨演讲
▲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张占仓以《黄河文化的地域内涵与主要特征》为题作主旨演讲
▲新乡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聂好春以《水利专家张含英治黄理论及当代启示》为题作主旨演讲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颜元亮以《传说时代共工的水利活动史实研究》为题作主旨演讲
▲山东社会科学院原院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述存以《奏响新时代黄河文化与地域文化大合唱》为题作主旨演讲
闭幕式上,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名誉主席陈义初,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山西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姜新文、中华文化促进会咨询委员金坚范分别讲话。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名誉主席陈义初
▲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姜新文
▲中华文化促进会咨询委员金坚范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
最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做总结讲话,他以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为基础,深入分析阐述了黄河与中原是“中华之源、中华之脉、中华之魂”,炎黄文化是黄河文化、中华文化的源头文化和根脉文化。
本次论坛时间虽短,却成果丰富。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们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深入研讨,形成了广泛共识。
大会一致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认识黄河文化的内涵,就要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需要,对黄河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时代价值,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新高度,进行新的概括和提炼,从而提出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理论。传承、弘扬、创新黄河文化,唱响“黄河大合唱”,熔铸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让黄河文化不断与时俱进,永葆旺盛生命力。努力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在沿黄省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践行“文化力就是发展力”,真正做到保治结合,让黄河两岸“美”起来;传承创新,让黄河文化“活”起来;弘扬发展,让黄河经济“热”起来。
10月21日,与会嘉宾莅临新密市,在新密市政协主席王鲁明、副主席李松涛、原副主席高永森等陪同下,参观了密县县衙和黄帝宫。
密县县衙位于新密古城的中心区域,始建于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国内历史最久、规模较大、保存完好,具备明清建筑风格的县级衙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衙总面积42000平方米,有房屋300多间,整体布局为三条轴线,五进院落。县衙内的莲池、舆图、暗道国内罕见。监狱一直使用到2003年,使用时间之长,堪称世界之最。
黄帝宫,又名云岩宫、云崖宫,位于新密市刘寨镇,为五千年前人祖轩辕黄帝立宫建殿、练兵讲武,统一中原前的重要根据地,后人为纪念黄帝在此建云岩宫,为中原地区历代先民敬祀轩辕黄帝的一处圣地。“镇宫之宝”——唐代常州刺史、军事家独孤及撰文的《风后八阵图记》碑,精炼地总结了风后八阵兵法在战争中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军事史上的奇迹。
黄帝宫风景区由武定湖和三座鼎立的古城堡组成,包括宫殿区、武定湖、人祖洞、嫘祖洞、葬符涧、八阵兵俑城等景点。景区内苍松翠柏,奇花异草,古殿巍峨,幽洞森森。
论坛期间,与会人员还欣赏了地方戏展演、《红旗颂》交响音乐会、《黄河大合唱》交响音乐会三场文艺晚会的盛宴,进一步领略了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原儿女同心筑梦的磅礴伟力。
(编辑:彭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