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视窗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天意还是巧合?
时间:2019-04-04 08:21:34  来源:彭祖文化网

清明时节,人间四月天。本应趁天晴气朗,惠风和畅,出外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然而这样的计划总是被如期而至的雨水所干扰。

每至清明,天色阴沉,细雨淅沥。人们总会想起传诵千年的绝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已经做了数百年的天气预报,似乎从未失算。

那么,清明节,为什么总是下雨呢?是天意还是巧合?

清明下雨,古时便有之

远在梁代,就曾有人记载: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如果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就叫“泼火雨”,也就是“清明雨”。唐朝诗人杜牧写下《清明》的时候,应该就是这样的日子。

《中国历朝气候变化》一书显示:隋唐年间,中国东部季风区呈现“四湿”夹“三干”的特点,四个湿润期为公元590年—640年、710年—740年、810年—820年、880年—900年。

诗人杜牧生于803年、卒于852年的,828年2月在洛阳中进士,走上仕途。公元842至852年,杜牧基本都是在湖北东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一带,也就是江淮南部到江南北部地区度过。

《清明》一诗,曾被解读为他政治上受到排挤,公元842年外放以后而作。而资料显示,620年~840年的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气候在整体上处于湿润状态。

也就是说,杜牧年轻时正处于中国气候相对湿润的时期。或许可以推测“清明时节雨纷纷”可能是他从过往体验中总结出的客观规律,从此流传千古。

冷暖交汇,形成降雨

每年清明时节正是冬去春来的时候。清明不仅仅是一个扫墓祭祖的日子,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其本身还代表着一个长达半月的气象阶段。

要解释这个气象,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雨从哪里来?答案很简单。江河胡海里的水,被太阳晒过后变成了水蒸气升向寒冷的高空,液化成小水滴,并组成云。而云中的小水滴们,相互碰撞合并,就会变成大水滴,掉落成雨。可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偏偏那么巧,就是在清明的前后,就会下雨呢?

实际上,中国的气候,一直以来都受到两股力量的支配,一个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一个是来自于太平洋的暖风,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在一年中,照射地球的地区,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这两股势力一直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每年春秋,他们都会重新划分地盘,改变各地的天气状态。

一到秋天,北半球受到的太阳照射减少,气温降低,西伯利亚的冷风便高歌猛进,太平洋暖风则只能退守海上。而至春天,情况就恰好相反,清明前北半球受到的太阳照射增加,气温升高,冷空气的势力慢慢地减弱,而太平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北上,其带来水蒸气自然就化成“雨纷纷”了。

低气压频繁,水汽增多

每年春天,低气压状态非常之多。所谓低气压是与周围比较而说的,其中气压最低的地方,叫作“低气压中心”。四周压力较高地方的空气都会流到中心来,如同四周高山上的水都汇集到盆地中心去一样。北半球的低气压中心附近,风是向中心吹进,为左旋的旋涡,且吹进来的空气即向上升,而形成上升的气流,通常是天气不好。

在低气压状态下,云走得很快,风也会多发并且很大,而雨下起来也会很急。所以,在春天,每当低气压经过一次,天气多半会阴沉、多雨。

而气压不稳定的春季,低气压会频繁经过。大气层里的水汽增多,到了晚上便很容易凝结成毛毛雨,不同于夏季的疾风骤雨,“贵如油”的春雨总给人和煦绵柔的感觉。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清明节的雨总是纷纷细雨的原因。

来源:新华网

战略友好单位
河南广播电视台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河南经济报社 大河网 映象网 中原经济网 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 河南省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会 河南省烹饪协会 郑州·中国绿化博览园 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新田置业有限公司 丹尼斯大卫城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河南青联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中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河南广播电视台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河南经济报社 大河网 映象网 中原经济网 河南省先进文化研究会 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 河南省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会 河南省烹饪协会 郑州·中国绿化博览园 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新田置业有限公司 丹尼斯大卫城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河南青联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中州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法律声明
  • 广告合作
  • 本网动态
  • 彭祖文化网是河南省彭祖文化研究院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河南省彭祖文化研究院网络部    服务邮箱: 1219849057@qq.com     呼叫热线:0371—66663808 15517160199